2022年5月16日北延供水,标志着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远程集控运行,截至年底,集控中心已连续值班运行200余天。我们与调度运行部、科信公司、各分公司、泵站紧密联系,承担调度信息、各台账统计信息上报下达,各类问题处置汇报、总结工作,充分发挥远控核心作用。
一、履行使命,做好远程集控
自北延供水以来,集控中心不休息、不停歇,无缝隙做好调水、抗旱、发电集控运行值班工作,远程开停机操作376次。本次年度调水运行站点多,累计运行时间长,运行工况复杂,我们根据现场实际,科学精准执行调度指令,及时上报工情水情;定时开展设备检查巡查,重点关注网络通信状态、关键运行参数、视频动态图像;成立技术保障班组,主动沟通问题并上报。面对10多座泵站,我们不惧问题多,任务重,每一位员工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严格遵守运行值班制度,不喊苦,不怕累,充分展现了敢打敢拼、不惧困难工作作风,保障集控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尽职尽责,务实问题处置
作为集中控制系统的首要使用单位,我们一方面专注于集控系统问题排查,另一方面深入现场检查机电设备、自动化等设备运行状况。我们建立日检查与周联系机制,每日检查集控系统,每周与公司各有关部门沟通系统消缺情况、系统问题新增情况、远程试机计划,持续推进泵站自动化问题监督消缺。本年度累计完成机组远程试运行298次,与调度中心累计梳理问题1423项,对每项问题提出建议并监督相关单位消缺,促进集控系统完善。同时多次组织人员赶赴泵站现场检查和维护,有力保障了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已完成5次共24站次工程巡查、2次防汛检查,完成自动化维护、消缺41站次。
三、未雨绸缪,开拓集控创新
我们抢抓机遇,积极总结系统检查、远程试机、工程巡查、北延供水、抗旱期间发现的问题,寻找集控模式下的痛点、难点。我们以远控安全操作、运行为第一目标,聚力思考集控模式下,如何加大现地设备感知可控程度,提升流程控制安全稳定性,提高数据分析、报警准确无误的能力,有的放矢,从而开展智能泵站、智能报警等科技创新研究。在远程集控管理方面,为提高集控运行水平,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我们开展“无纸化运行”五小创新,自主研发,逐步减少纸质文档记录,通过Pad填写值班日志、巡查机房,同时记录数据,实现多数据曲线对比分析,使集控值班人员增加了与数据的互动性,提高了对数据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全面提升人员素质能力。
四、牢记嘱托,践行水情教育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开工20周年,全国党员干部、职工群体、青少年学生积极参观南水北调源头展厅。本年度共接待参观团体或单位379批次,共6361人,单日最高接待量达8批次。集控中心讲解员不局限于当下的讲解模式与讲解稿,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次与江都水利枢纽讲解团队相互学习、交流,不断丰富讲解内容,调整讲解形态,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从而满足新时代不同的受众群,更好的发挥水情教育功能,宣传南水北调发展成就。
下一步,集控中心全体人员将继续提振精神,绷起安全运行这根弦,聚焦年度调水出省目标,切实做好调度指令执行、远程集控运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履行“远程集控”安全运行的使命。
(扬州分公司、泵站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革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水利厅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水北调 山东南水北调 东线有限公司 中线水源公司 中线有限公司 江汉水网公司
扬州分公司 淮安分公司 宿迁分公司 徐州分公司 项目分公司 江苏东源投资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