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公司坚持于细微处精研管理,以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引智能手段破解工程难题,强规范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用匠心与创新打造“苏水源”品牌特色。
立足实际 小工具撬动大效能
表单化立规范。代建项目事务繁杂是常态,在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探索嵌入阶段,泗洪滞洪区工程代建项目部不等不靠、务实为要,系统梳理建设管理流程脉络,建立表单化管理体系,设计编制系列专项检查表单,将复杂的检查、统计要求拆解为标准动作,既便于参建各方数据互通,减少重复统计提报,又提升了数据质量、降低了协作难度。表单化管理看似基础,却是标准化理念的务实落地,也为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和规范框架。
QC微创新。吴淞江整治工程是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省际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分公司技术服务团队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新路径。团队着眼微小积极开展QC活动,选择提升工程格宾网砌筑合格率进行试水。系统运用质量工具方法,全面分析问题根源,针对性优化施工工艺并严格现场管控措施,成功将格宾网砌筑一次验收合格率从80%提升至99%。不仅保障了质量、加快了进度、节约了人工与材料损耗,总结出的标准化施工工艺为后续标段相关施工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指导。
全链督导 点阵管控提质效
“不同工种工人更加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个施工关键节点都得到了质量和安全双重保障”,秦淮新河改扩建工程北联孔施工班组组长道出了项目实施全节点把关督导以来的切实成效。针对识别出的地连墙、高压旋喷桩等17项日常节点和基坑开挖等6项重大节点,项目分公司秦淮新河咨询项目技术服务团队严格落实全节点督导工作要求,每月开展督导检查,落实问题动态管控与闭环销号。同时,创新提出点阵式管理工作机制,分类设置点阵管理小组,围绕工程重要建设节点目标,联合各参建单位对关键施工区域或重要专项施工进行精细管控,实现问题早发现、责任快落实。截至目前,帮助施工、监理、设计及检测单位找出并整改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档案等方面近30项问题,为工程如期实现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建造 新技术攻克硬骨头
智能化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支点。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作为“国字号”工程,不仅关乎淮河下游的安澜大计,更是实践智能化赋能水利现代化、探索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的重要平台。自开工建设以来,面对临海复杂地质和混凝土防裂抗侵蚀的技术挑战,项目分公司专业团队积极运用智能手段破解难题。部署智能化施工机械实时监控复合桩钻进速度、喷浆量等参数,动态控制水泥用量,在保障成桩质量、降低污染风险的同时有效缩短工期。引入智能温控设备,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远程数据传输和水温精准调控。创新采用流水作业、分区检测、交叉推进模式,在保证检测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等待时间,为抢抓关键工期节点赢得了主动。这些实践为达成“百年工程”目标注入了科技动力,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内外兼修 方能行稳致远
分公司始终坚持勤练内功,持续提升经营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率先出台经营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从项目立项、开发到实施建立严密标准的管理流程。突出项目实施环节管理,按经营项目类别建立预算编制范本,并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制定预算定额标准,促进实施方案和预算编制合理高效,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对经营项目实施的指导作用,把“过紧日子”与“提质增效”一体贯彻。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十五五”将至,项目分公司将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于规范中筑根基,于创新中求突破,以更强实力服务国家水网建设大局,为谱写水利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坚实的“苏水源”力量。
(项目分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革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水利厅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水北调 山东南水北调 东线有限公司 中线水源公司 中线有限公司 江汉水网公司
扬州分公司 淮安分公司 宿迁分公司 徐州分公司 项目分公司 江苏东源投资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