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报道> 新闻详情

中国江苏网:科技兴安 | 南水北调泗洪站:智慧赋能筑安澜 科技创新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4 15:53:00 分享

  科技铸盾,智护平安。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科技创新是守护安全的强引擎。江苏水源公司深入推进治本攻坚行动,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推进“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和“智改数转网联”。为展示公司在“科技兴安”战略中的创新实践成果,系统总结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安全生产月期间,公司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科技兴安”专题报道,彰显从补短到扬长的理念,感受从人防到智防的升级,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上,南水北调泗洪站作为第四梯级泵站,以科技创新赋能、智能管理提效、人才培养强基,勇挑调水重任,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书写着“科技兴安”的动人篇章。

以“五小”创新 畅通安全管理“协同脉络”

  在泗洪站管理所“朝瑞创新工作室”,处处涌动着创新活力。技术骨干许朝瑞以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带领团队研发出计算机监控系统智能语音报警助手、闸门平移装置等一系列“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持续激活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神经末梢”,实现故障报警语音随身化播报和故障处置流程紧密联动、实时提醒,全方位提升了故障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闸门平移装置借助液压驱动技术,实现了检修闸门的水下平移,安全、高效地解决了平水位检修闸门止水难问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员水下作业风险,将80小时的传统排水时间压缩至3小时,单台机组检修成本节约超2万元,极大节约了排水时间和养护费用。自2021年投入使用以来,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为调水安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

以数字赋能 构筑安全运行 “智慧大脑”

  走进泗洪站的中控室,一块块屏幕上,水位流量、振动监测、温度传感等数据实时跳动,仿佛在奏响一曲守护调水安全的数字乐章。2024年度调水期间,振动分析系统精准捕捉到 3# 机组轴承润滑异常信号,系统提前发出预警,现场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成功避免了因润滑不足可能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充分彰显了数字监测技术在设备安全防控中的精准性与前瞻性。在“远程集控、少人值守”新模式下,智能语音报警系统与移动终端深度融合,让应急处置如虎添翼。2025年1月,值守员通过该系统发现冷却水水管渗漏后,从报警到修复仅用时17分钟,较传统模式效率大幅提升。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让安全防控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出击,构建起一个智能而迅速的安全防控体系。

以人才强基 激发技术创新 “活力因子”

  泗洪站管理所以“朝瑞创新工作室”为媒,“每周一课、每月一试、每季一赛”为介,采用“理论 + 实操”双轨培训模式推进人才培养走深走实。培训中,培训人员深入浅出解析设备原理与操作规范,模拟故障处理、设备检修等场景开展实操练习,让员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快速从“理论认知”迅速成长为“实战高手”,人员技能水平和值班值守能力显著提升,为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朝瑞创新工作室”聚焦技术革新与设备改造,累计完成“五小”创新1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2项,磁致伸缩测压管水位测量装置更是通过自动化传感技术,替代传统人工观测,大幅提升了测量效率与数据准确性,规避了人工操作存在的主观误差与安全隐患,在降低了运维成本中推动泗洪站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大步迈进。

  下一步,泗洪站管理所将在“远程集控、少人值守”模式下,以科技兴安为翼,积极探索“黑灯”泵站、数字孪生建设、“AI+无人机”智能巡查等,推动枢纽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为公司在本质安全提升工作中贡献力量。

备案序号:苏ICP备16032068号
Copyright © 2018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