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千山绿,新程好扬帆。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夯基础强管理、对高标提质效之年。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监测中心坚决扛起维护南水北调“三个安全”政治责任,找准定位、精确发力,围绕公司主业扎实开展水质监测、水文管理、工程观测工作,勇当耳目尖兵,善作参谋助手,在400多公里的工程沿线留下奋斗的身影。
忠于使命,守护水质安全
自2022-2023年度向省外调水启动以来,监测中心按照调度方案圆满完成常规监测、月度监测等工作,人工监测156断面次,采样行程超25000公里,上报监测数据1770个,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一是强化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为全面提升水质检测能力,实现常规检测和应急检测提质增效,结合年度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员工能力提升方案,量身定制学习提升计划,持续学习,不断巩固理论和实操技能。二是练兵备战,提升实操能力。结合调水期间水质监测任务,以老带新、实战练兵,提升技能,使员工尽快掌握仪器使用操作,具备独立完成数据分析的能力。三是规范管理,保障数据准确性。检测过程中注重对水质样品的采集、流转、保存、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对数据资料进行全流程安全监管,数据准确率100%。四是勇拓市场,经营业务开门红。利用现有人员、设备和CMA资质优势,主动对接环境检测技术服务项目,3月签订了常州太湖堤闸水质在线设备比对监测项目合同,并完成项目实施,为全年生产经营工作开好局。
强基固本,规范水文管理
2023年是公司水文管理工作新起点,正式纳入省水文行业管理。监测中心对标行业先进管理水平,提升水文站硬件设施,以泗洪专用水文站为试点,制定水文精细化管理工作清单,精心谋划高标准水文站建设,不断提高水文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水文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夯基筑本,强化水文设施建设。完成宝应站、洪泽站等7座水文站基础实施完善项目,加强测验河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尺和流量监测断面,补设定位标和标志标识,为全线水文设施精细化管理奠定了硬件基础。二是精益求精,开展工程流量测验。调水期间对睢宁二站、邳州站、金湖站等开展流量测验,为率定推流曲线积累数据,为水量精准调度提供依据。三是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实际情况。联合公司水情分中心深入工程一线,结合年度巡查调研了解水文测站管理现状,与分公司、现场管理单位人员深入交流,谋划公司水文精细化管理体系和高标准水文站点建设。
把脉问诊,保障工程安全
监测中心紧紧围绕建设江苏段工程观测设施标准化、建立健全工程观测数据分析评价体系等年度重点工作,通过集中审查、现场巡查,深入发掘和分析现状问题,为指导和服务全线工程观测工作精准把脉,谋划良策。
一是全面总结,强化安全监测服务保障。组织完成江苏段工程2022年度工程观测资料互审,梳理整合形成问题清单闭环管理,完成专题报告并提出管理建议,发挥安全监测技术服务保障作用。二是严守节点,规范开展工程观测工作。赴徐州片委托管理泵站工程现场开展一季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高效完成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整理工作,为泵站工程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诊断。三是过程管控,开展全线巡查指导。制定年度水文管理及工程观测巡查指导方案,3月中旬赴各泵站完成第一次巡查指导工作,对管理行为、硬件设施、原始记录和成果资料进行检查,直面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对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
奋进之姿,起而争春;乘风筑势,踔厉奋发。2023年,监测中心将站在新的起点,以“奔跑者”的心态、以“实干者”的状态、以“奋斗者”的姿态,凝心聚力,精益求精,勇毅前行,再创佳绩。
(供稿:水文水质监测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革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水利厅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水北调 山东南水北调 东线有限公司 中线水源公司 中线有限公司 江汉水网公司
扬州分公司 淮安分公司 宿迁分公司 徐州分公司 项目分公司 江苏东源投资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江苏)数智科技有限公司